讀書講話,莫要於識字;識字莫要於審音辨聲。音聲不正,與不識同。廣東字音,既與字典正音互異,而其字聲,尤多於正音一倍。正音只有上平、下平及上、去、入五聲,廣話則分上平、下平、上上、下上、上去、下去、上入、下入及附下入九聲。故廣話音聲,最為繁雜。雖生長省中,童而習之,自有一定之法;然第一級,某字口外如何分別、應屬某部;第二級,某字口內某處出力、應屬何音,某字清濁高低、輕重、响啞、應屬第幾聲,向未有將此中原理,而加以統系者。春華三十年前、遊學省垣,每於師友講授談話時,留意練習。然逐字逐句求之,未窺門徑。後得同邑老友黃月亭先生,授以所製廣話五部二十五音圖,以五部統系二十五音,以一音統系九聲,練習旬日,確有把握。與人會話,雖未酷肖,然聽得一字,知係第幾音、第幾聲,即知為某部,依式模倣,間有錯誤,亦易改良。此二十年來,頗有經驗者,惟一音九聲。如孖媽嗎嚜、麻馬罵墨、陌之類,憑空順調,只是練習口腔之法。然圖中有一音絕無一字者、有一音而只得七八字者,若不將常用之字,分別九聲,擇錄成冊,令學童逐一研究,到聽受講讀時,必有知為某字而不知為何聲者,更有知為某聲而不知為何字者。今歲暑假,爰與同事黃君笏南,遵照月亭先生部音圖,將同部同音之字,分別九聲,編緝六千餘字,間有疑義,則與史君澤民、徐君錦濤、司徒君英石、李女士月華,逐字考訂。既成,名曰《分部分音廣話九聲字宗》,藉為學童讀書講話之助。但能認識圖中及每頁標頭四百八十個代表字,一律讀作上平,每字調出九聲,則全書六千餘字,無不識者。惟編輯僅及一月,多有錯誤未盡完備之處,
大雅君子,匡予不逮,投函更正有厚望焉。

民國三年中秋節新會淡如居士李春華記於域拖利華僑公立學校(投函或交廣東新會城西南學校香港華字日報均可)